12 分钟阅读

《始计篇》的“计”大家也应该懂了,这个不是“计谋”的意思,而是“计算”的意思,是在战争开打之前要先算好自己胜负的几率。

  下面我们就先介绍《孙子兵法》第一篇《始计篇》:

  先看标题,《始计篇》中的“计”很多人一看就想到计谋,就可能联想到《三十六计》。但是这个“计”跟“计谋”一点关系都没有,那是什么意思呢?那让我们具体去了解一下。

第一段原文:

孙子曰: 

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

  意思是,孙子说,战争,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,关系到人的生死,国家的存亡,不能不认真研究和考虑。孙子对于战争这件事看得非常谨慎,充满了敬畏心,所以整部孙子兵法中也包含了孙子的部分反战观点。这是不是跟大家之前认为的有所不同?

  “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”,这是一种充满敬畏心的表述。这种做事的敬畏心,是我们任何时候都需要的。

  在这方面,乔布斯是这么说的:“在过去的33年里,我每天早晨都对着镜子问自己:‘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末日,我还愿意做我今天本来应该做的事情吗?’”

  《易经·乾卦》中“九三,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”,讲的也是这样的敬畏心,《乾卦》是描述一个人不断努力,不断上升的状态,九三就刚刚上升到第三阶段。

  这个时候需要什么呢?“终日乾乾”,每一天都废寝忘食地努力。“夕惕若厉”,到了晚上的时候还要戒惧反省:今天是不是做的不够好?我是不是已经全力以赴?

第二段原文:

故经之以五事,校之以七计,而索其情:一曰道,二曰天,三曰地,四曰将,五曰法。道者,令民与上同意,可与之死,可与之生,而不畏危;天者,阴阳、寒暑、时制也;地者,远近、险易、广狭、死生也;将者,智、信、仁、勇、严也;法者,曲制、官道、主用也。凡此五者,将莫不闻,知之者胜,不知者不胜。故校之以七计,而索其情,曰:主孰有道?将孰有能?天地孰得?法令孰行?兵众孰强?士卒孰练?赏罚孰明?吾以此知胜负矣。

  所以通过五个方面分析,按七种情况比较,来了解战争胜负的情势。这五个方面一是道,二是天,三是地,四是将,五是法。

  1. “道”是什么呢?很多人把道翻译成政治,我觉得这么翻译可以解释的通,但是意思并不完全准确。

      道应该指道义,简单说就是当时的普世价值观,指的是出师有名,顺应民意,上下同欲。

      所以,有道的人,才能让民众与其有同样的想法,可以跟他同生共死,而不害怕任何危险。

      这是做管理带团队的核心点,就是你需要在掌握下属们的需求的情况下,去激发他们跟你一起去做事。

      对于初当领导的很多人,开始都很难理解到这一点,所以遇到下属的消极或抵抗情绪的时候,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,有人就会用很生硬的方法去命令,效果往往会更差。

      所以,做领导第一步就是要听下属之意,做出决策的时候,需要兼顾下属的需求和企业的目标,才能激发下属,在达成企业目标的同时,也满足了下属的需求。

  2. “天”,一般理解为气候气象,比如阴阳就指阳面或阴面,寒暑指冷天还是热天,时制指季节时令。

      从我的经验来讲,这个“天”有两个层次,一个是做正确的事的时势,另外一个是把事做正确的时机。

      我举个例子,比如一个农民知道来年大蒜大卖,那就要在耕种的时候,多种些大蒜,这就叫时势,做正确的事;那么种大蒜是什么时候种呢?一般是在秋天,所以秋天播种是把事做正确,如果冬天播种可能没长出来前就冻死了。

  3. “地”,主要指地形,《九地篇》中会有专门的介绍,这四组词也概括了几种地形情况,具体到之后的篇章会有更详细的介绍。就是将一要挑合适的地点,二要利用好地形的特点。

  4. “将”,就是将领,将领的五个最重要的素质:睿智、信义、仁爱、果敢、严格。

    • 第一个睿智,睿是深明通达的意思;智,聪明,智商高。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智商又高,又有明辨是非的能力。

      有些人觉得“智”就单指智商高,这个解释并不太正确。智商高就相当于你有台Summit超级电脑,计算能力高达每秒330亿亿次,但是只有计算1+1的程序,所以根本就没办法用来作天气预报。因为天气预报需要对水、气、风等各种变量有足够好的建模,并有充分的计算,才能做出准确的预测,所有只有拥有了天气预报的程序,才能有天气预报的功能。

      所以智商高的人不一定明智。智商高思维反应快,但是做明智的决策就需要对各种因素和变化有充分的预判。

    • 第二个是信义,信用和道义。“信用”很好理解,这也是将军和下属、同僚、上司建立合作的关键,如果一个将军不被信任,那基本上是做不成事的。

      有人可能觉得,“信”就是信用,并没有道义的意思。那有些土匪头子也是这个样子,干的是抢劫杀人的事情,但是说话算话。下面跟着土匪头子的人绝大多数都不会认为土匪是一辈子的事业,很多可能就是因为生活所迫,为了活着,一旦有选择可能就跑了。

      梁山泊的土匪们能有些作为,肯定不只是晁盖和宋江的“信用”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“替天行道”这四个大字。

      如果是一支军队,将军的确很有信用,但是只要攻城拔寨,就烧杀掳掠,平常还干些抢劫越货的土匪勾当,他并没有失信,但是这支军队肯定凝聚力是不够的,因为烧杀掳掠这些事情违背人最基本的伦理,绝大多数士卒心中肯定都有不安和不满,一旦遇到失败,很有可能这军队就彻底散了。

      所以这个“信”,既包括信用,也包括道义。

    • 第三是仁爱,这个仁爱主要是指对于下属、兵卒。仁爱能让下属愿意真情以待,全力付出。

      战国时魏国大将吴起对下属的爱非常有名,最下等的士兵穿什么衣服,他穿什么;士兵吃什么,他吃什么;睡觉不设卧席,行军也不骑马,亲自挑粮食,与士兵同甘共苦。

      有个士兵得了脓疮,吴起亲自为士兵吸脓汁。别人把这个事情告诉士兵母亲,士兵母亲听到后大哭。别人不明白,就问这个母亲,“将军亲自为你儿子吸脓,你应该高兴才是呀,哭什么呢?”

      这个母亲就说:“不是这样的呀!当年吴将军也亲自为孩子他父亲吸过脓疮,他父亲此后作战从不后退,不久就战死了。如今又为我儿子吸脓,我儿子也马上会战死了,所以我哭啊!”

      很多受人爱戴的名将也都是有“仁”这一特质的,比如卫青、霍去病、关羽等等。

    • 第四是果敢,这个“勇”不只是勇敢,还有果断的意思。

      一个人的位置越高,做决定时就牵涉到越多的利弊,任何决策都有利有弊,所以做出决策就要承担弊的损失,而且有可能利的回报也因风险难以保证,所以很多人做决策犹豫,这很正常。

      所以这个“勇”就有两层意思,一是勇于承担责任,二是不怕死

      果断,就是不要在做出决策后仍然首鼠两端,就很有可能鸡飞蛋打。袁绍就是很好的例子,比如官渡之战时袁绍的物资大本营乌巢被曹操偷袭,烧了。这时候郭图和张郃分别建议攻击曹操大本营和救援乌巢,结果袁绍两个人意见都采纳,一部分军队去攻击曹操大本营,一部分救援乌巢,结果两边都失败了。所以曹操和郭嘉评价袁绍“色厉胆薄”,“好谋无决”。

    • 第五是严格,主要是指军纪严明。为了严明军纪,有时候还需要立威于众。

        古代发兵之前,经常会要找几个违反军纪的,当众杀头立威。以至于中国有句古话————“慈不掌兵”。

        可能有人就有疑问了:前面的“仁”和后面的“严”难道不矛盾吗?

        不矛盾。

        后面的“严”主要是要有原则,有原则才能军纪严明。如果一个仁爱的没有原则的人,那就是老好人,大家想想老好人能带好兵吗?

        前面的“仁”重点在爱。所以这两个字描述的优点像传统中国家庭的父亲,对孩子的要求既严格,但却又充满了爱。

  5. “法”,军队治理的道理、规则和方法。

      有两种解释,一种是把后面的六个字单独解释,“曲、制、官、道、主、用”。

      我比较倾向于第二种:“曲制”是部队编制和管理制度,“官道”是官制架构和管理体系,“主用”,曹操注解是“主军费用”,就是军队的财务制度和后勤体系。用我们当代的语言讲,就是科学的治军方法。

  这五个方面,为将者没有不知道的,完全掌握的会胜利,不完全了解的就难以取胜。

  因此,通过对这五个方面进行七种情况的比较,就可以取得情势的有效判断。

  分别为:

  哪一方的君主更有道义?

  哪一方的将领更有才能?

  哪一方占据天时地利?

  哪一方能把严明的法令执行到位?

  哪一方的部队更加强大?

  哪一方的士兵更训练有素?

  哪一方的赏罚分明?

  我根据这些方面的比较就能知道胜负了。

第三段原文

将听吾计,用之必胜,留之;将不听吾计,用之必败,去之。计利以听,乃为之势,以佐其外。势者,因利而制权也。

  如果手下的将领听从我的计谋,用他就一定可以取胜,就留任他;如果手下的将领不听从我的计谋,用他就一定会失败,就撤换他。

  听取了胜负利弊的推演计算之后,如果整体对我们有利,然后再创造有利的态势,提供外在的助力。有利的态势,是根据有利的条件而采取灵活的举措而创造的。

  这里解释一下《孙子兵法》中的“形”和“势”。

  “形”是基本面,是基本已经确定的,不是短期能随便改变的。跟“形状”中的“形”的意思有些类似,比如一头老虎的形状,基本是很难改变的。

  “形”包括了武器装备、物资补给、士兵数量、将领能力等,前面介绍的“五事七计”,基本都是“形”的内容。

  “势”是变化的部分,比如战法、计谋等临时创造的胜利条件,是短期可以改变的,能有影响作用的。

  所以这个“势”跟我们一般理解的“大势所趋”中的“势”还不太一样,“大势所趋”是一种决定性的方向,不易改变的。《孙子兵法》的“势”反而更倾向于一种小的改变,比如利用了一种地形,遇到了有利的天气,策反了敌方的间谍,甚至可以包括对方大将突然拉肚子之类的,都是对战局有影响的小改变。

  当然小势汇集,就是大势,就是不可改变的。所以叫“因利而制权也”,是根据有利条件进行灵活处理创造的。

第四段原文

兵者,诡道也。故能而示之不能,用而示之不用,近而示之远,远而示之近;利而诱之,乱而取之,实而备之,强而避之,怒而挠之,卑而骄之,佚而劳之,亲而离之。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。此兵家之胜,不可先传也。

  战争,是诡诈的行为。因为这句话,很多人就觉得就是因为《孙子兵法》的思想,才导致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的战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。

  春秋时候的战争基本都是贵族战争,都是点到为止。

  根据《司马法》中的记载:“战道:不违时,不历民病,所以爱吾民也;不加丧,不因凶,所以爱夫其民也;冬夏不兴师,所以兼爱其民也。”

  意思是,作战的原则:不违背农时,不在疾病流行时兴兵,为的是爱护自己的民众;不乘敌人国丧时去进攻,也不趁敌国灾荒时去进攻,为的是爱护敌国的民众;不在冬夏两季兴师,为的是爱护双方的民众。

  这是春秋的战争,所以基本春秋战争没有什么特别惊天动地的大战。

  战国就不一样了,秦、赵长平之战,双方死亡人数在65万左右;秦、赵平阳之战,仅赵国就死亡10万人左右;秦、赵、魏的华阳之战,战败的赵、魏合计死亡15万人左右。

  所以,很多人认为,因为《孙子兵法》中对“诡道”的提倡,所以导致战争更加惨烈。

  这其中我认为是有因果谬误的:

  首先战争是政治斗争的表现,而战争的激烈根本原因是政治斗争激烈的表现。

  战国开启的标志性事件有两个,一是三家分晋,二是田氏代齐。

  三家分晋就是晋国最大的三家大夫韩、赵、魏瓜分晋国,成立了韩、赵、魏三国;田氏代齐就是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姜氏成为齐国国君。

  这两个事件只是标志性事件,原因是周王室的衰落,导致权威降低,无法通过周礼影响列国,而同时列国的诸侯衰落,大夫崛起,所以乱局已经成形。

  而惨烈的战争原因在于没有一个权威可以压服列国。所以《孙子兵法》成书时,“诡道”的思想已经流行,而且是大势所趋。

  其次,孙子对当时战争的看法首先是“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”,已经不再是春秋的义战,所以要活着“诡道”是必要的。

  就比如二战时,中国军队面对日本军队,有选择不“诡道”的权利吗?

  没有!

  所以,我不认为是孙子的“诡道”让战争变得恐怖,而是战争的恐怖,让“诡道”变成了唯一的选项。

  因此,有能力要展示的没有能力,要使用却展示的不使用,距离近要展示的距离远,距离远要展示的距离近。

  对方贪利就用利益诱惑,对方混乱就乘机攻取,对方坚实就加强防备,对方强大就避免作战,对方暴躁易怒就骚扰撩拨,对方卑怯就令其骄傲自大,对方安闲充沛就令其疲劳困乏,对方亲密团结就对其挑拨离间。

  攻击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,在对方意想不到的时候出击。这就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诀窍所在,不可以提前将计略告之于人。

第五段原文

夫未战而庙算胜者,得算多也;未战而庙算不胜者,得算少也。多算胜,少算不胜,而况于无算乎?吾以此观之,胜负见矣。

  战争还未开打之前,在庙堂上经过缜密测算能取胜,那是因为我们获得的胜算比对方多;战争还未开打之前,经过缜密测算不能获胜,是因为我们获得的胜算比对方少。

  胜算多能取胜,胜算少就不能取胜,更何况一点胜算的条件都没有的呢?我根据这些方面来分析,胜负就见分晓了。

  这就是《始计篇》的全部内容,核心内容

  一是强调战争不可儿戏,要有敬畏之心,审慎对待;

  二是介绍判断双方实力的五计七情,形的内容;

  三是一个简单的补充,有了这些“形”之后还需要有“势”;

  四是强调,战争仍然是“诡道”,“诡道”也是创造“势”的方法,介绍了十二种“诡道”。

  《始计篇》的“计”大家也应该懂了,这个不是“计谋”的意思,而是“计算”的意思,是在战争开打之前要先算好自己胜负的几率。

  《始计篇》就全部介绍到这里。

留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