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孙子兵法》释读:六、《虚实篇》
今天我们来介绍《孙子兵法》第六篇《虚实篇》。
《虚实篇》最核心的思想就是“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”。
在具体介绍之前,我们还是先看几个案例。上期中,我们介绍了被大西庇阿打败了的汉尼拔。但是汉尼拔也绝对不是泛泛之辈,他被誉为战略之父,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,另外三位分别是古罗马的凯撒大帝,古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,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拿破仑皇帝。罗马人一直认为汉尼拔是他们最大的威胁之一,在迦太基被灭国后,汉尼拔流亡到塞琉古帝国,罗马打败了塞琉古并要求引渡汉尼拔。汉尼拔又被迫逃到比提尼亞王国。罗马还是不放心,继续追讨。汉尼拔被迫于公元前183年服毒自尽。
我们来看看汉尼拔在进攻罗马的几场战役是怎么打出虚实的,怎么让罗马人“进而不可御”,怎么让罗马人“不得不与我战”。
先来看看汉尼拔的进军路线:
汉尼拔首先翻过阿尔卑斯山,接连打了三仗:提基努斯河会战、特雷比亚河战役和特拉西美诺湖战役。
罗马人猝不及防,三场战役都惨败。罗马人被打的不敢应战,被迫推举费边为独裁官,进行游击战来消耗汉尼拔的战力。
这时候汉尼拔希望求战,因为他的补给都在北边的高卢和西边的西班牙,但是罗马人不战,怎么办呢?于是汉尼拔就找准了坎尼这个罗马的粮仓,占领坎尼后,汉尼拔不缺粮食,就在罗马本土站稳了脚跟,并且切断了罗马的重要补给点。
罗马人害怕了,被迫召集了史无前例的八个罗马军团应战,多达86000人。汉尼拔的军队则仅仅只有44000人左右。双方最终在坎尼展开决战。
下面就上演了“越人之兵虽多,亦奚益于胜败哉?”的一幕。
罗马人的布阵,步兵在中央排成三排,骑兵于两翼。
汉尼拔的布阵,最中间是5千战力最差的高卢新兵,配以8千西班牙重装步兵,最能打的1万2千名非洲重装步兵列于两边,两翼也是骑兵。
战争初始,最中间的罗马步兵占有优势,于是不断推进,而两侧的步兵却被非洲重装步兵压制。而汉尼拔的骑兵也占有优势,不久便把罗马骑兵打散了。此时,骑兵返回包抄,罗马人彻底被包了饺子。之后在骑兵的冲击之下罗马人被分割包围,陷入了死地。
此一役,罗马人损失了约8万军队,现任执政官保卢斯和两位前任执政官、二十九位军团将校、八十位罗马元老阵亡。罗马在任的执政官总共就两位,在任军团将校总共四十八位,元老院成员总共不到三百人。
大家能理解为什么罗马人那么畏惧汉尼拔了吧!
下面我们就开始《虚实篇》的正文,看看孙子是怎么讲的。
第一段原文:
孙子曰:
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,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。故善战者,致人而不致于人。能使敌人自至者,利之也;能使敌人不得至者,害之也。故敌佚能劳之,饱能饥之,安能动之。
孙子说:
凡是先到达战地候敌者能整顿休养,后到达战地而匆忙应战者必劳顿不堪。
所以善于作战的人,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。
能让敌人主动前往目标地点的,是利益引诱的结果;能让敌人无法去往目标地点的,是以危害拒之的结果。因此敌人安闲力沛能使之精疲力竭,敌人粮草丰足能使之粮尽草乏,敌人安守自固能使之举军而动。
第二段原文:
出其所不趋,趋其所不意。行千里而不劳者,行于无人之地也。攻而必取者,攻其所不守也;守而必固者,守其所必攻也。故善攻者,敌不知其所守;善守者,敌不知其所攻。微乎微乎,至于无形;神乎神乎,至于无声,故能为敌之司命。进而不可御者,冲其虚也;退而不可追者,速而不可及也。故我欲战,敌虽高垒深沟,不得不与我战者,攻其所必救也;我不欲战,画地而守之,敌不得与我战者,乖其所之也。
向敌人无法救援的地方出兵,用兵于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。
进军千里而不疲顿的,是因为行于无人备守的地域。
攻击而必定能夺取的,是因为攻取的是敌人疏于防守的地方。
防守而必定能牢不可破的,是因为防守的是敌人一定会攻打的地方。
所以,善于进攻者,敌人不知道该防守哪里;善于防守者,敌人不知道该进攻哪里。真微妙,真微妙啊,微妙到敌人不能发现一点形迹;真神秘,真神秘啊,神秘到敌人不能听到一丝声息。因此,才能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者。
我方进攻而敌人不能抵御,是因为攻击了敌人防守空虚的地方;我方撤退而敌人无法追击,是因为行动的迅速使敌人无法追赶。因此,我方如果想要交战,敌人即使高垒深沟却也不得不与我方交战,是因为我方攻击了敌人必须要救援的地方;我方如果不愿意交战,即使在地上画个圈来防守,敌人也不能与我方交战,是因为我方使敌人改变了要进军的方向。
第三段原文
故形人而我无形,则我专而敌分。我专为一,敌分为十,是以十攻其一也,则我众而敌寡。能以众击寡者,则吾之所与战者,约矣。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,不可知,则敌所备者多;敌所备者多,则吾所与战者,寡矣。故备前则后寡,备后则前寡;备左则右寡,备右则左寡;无所不备,则无所不寡。寡者,备人者也;众者,使人备己者也。故知战之地,知战之日,则可千里而会战。不知战地,不知战日,则左不能救右,右不能救左,前不能救后,后不能救前,而况远者数十里,近者数里乎?以吾度之,越人之兵虽多,亦奚益于胜败哉?故曰:胜可为也。敌虽众,可使无斗。
因此,能让敌人暴露其军形而我方能遁形,则我方就能合兵为一而敌人则必须分兵而战。我方合兵为一军,敌人分兵为十处,这样我方就以十倍兵力对敌一处,则我方兵力多而敌人兵力少。既然我方能以多打少,则我方所对战的军队就会被制服。
我方与敌军作战的地点敌人不能确定,敌人不能确定作战之地,则其要防御的地方就多;敌人要防御的地点多,则我方所对战的部队就少。
因此,敌人重点防御前方,则后方防御就薄弱;重点防御左方,则右方防御就薄弱;敌人如果处处设防,则处处薄弱。兵力薄弱,是因为要分兵防守;兵力雄厚,是因为能使敌人被迫分兵防御我方。
因此,能预料开战的地点,预料开战的时间,就可以进军千里而进行会战。不能预料开战的地点,不能预料开战的时间,则会左翼不能救援右翼,右翼不能救援左翼;前军不能救援后军,后军不能救援前军。更何况远的相距数十里,而近的也相距有数里之远的军队呢?
依我分析,越国的兵力虽然多,但对他们的胜利又有什么帮助呢?
所以说:胜利是可以创造的。敌人虽然兵多,却能使其无法有效参战。
第四段原文
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,作之而知动静之理,形之而知死生之地,角之而知有馀不足之处。故形兵之极,至于无形。无形,则深间不能窥,智者不能谋。因形而错胜于众,众不能知;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,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。故其战胜不复,而应形于无穷。
因此,筹算敌情就能得知计谋的得失之处,挑动敌人就能得知敌人的活动规律,令敌人示形就能得知敌人的优劣地形,试探进攻就能得知敌人的兵力众寡之处。
所以,示形诱敌的极致,就可以不露真迹。我不露真迹,则潜藏再深的间谍也不能窥探,再高明的智谋之士也无法谋算。
利用不同兵形施展举措而获得的胜利展示在众人面前时,众人也不能获知其中奥秘;人们都只知道我获胜时采取的方法,但却不知道我具体制胜的原因。所以每次战胜之法都不会重复,而是根据不同情况变化无穷。
第五段原文
夫兵形象水,水之形,避高而趋下,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敌而制胜。故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。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,谓之神。故五行无常胜,四时无常位,日有短长,月有死生。
用兵的规律就像水一样。
水的规律是,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;用兵的规律是,避开防御坚实之处而进攻防御薄弱之处。水根据地势高低而决定流向,用兵则根据敌人情况而决定制胜之法。
所以,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态势方法,就像水流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。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,就可以称得上用兵如神了。正如,五行没有哪一个固定常胜,四季没有哪一个永远存在,白天有短有长,月亮有圆有缺一样。
下面我们再来看开头的案例:汉尼拔为什么能”进而不可御“呢?因为罗马人没有想到他会翻越阿尔卑斯山,为什么呢?因为太难了。汉尼拔在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过程中,10万多军队最后只剩下4万多人,损失了一半多。所以没人会想到会有这么一只大军翻阅阿尔卑斯山。所以翻过山,汉尼拔面对的就是防御空虚的罗马本土,罗马人只能仓促应战,所以一败涂地。罗马人在进行游击战消耗的时候,为什么最后被迫决战呢?就是因为汉尼拔选择攻打坎尼,因为控制了坎尼,汉尼拔攻取的领土就可以巩固,就能在罗马本土站稳脚跟,所以罗马必须决战,这就是“敌虽高垒深沟,不得不与我战”。而后在坎尼战役中,又利用战术包了两倍于自己军队的罗马人的饺子,被包了饺子的罗马军队,自己人相互践踏,这就成了”越人之兵虽多,亦奚益于胜败哉?“
以上就是《虚实篇》的所有内容。《虚实篇》重点介绍“兵势”中的虚实的概念,核心内容包括五点:
一是,以“利”、“害”为谋,则可“致人而不致于人”;
二是,攻其虚,避其实的战略思想;
三是,攻者众,备者寡,则可以多打少;
四是,“形”与“无形”的兵法思想;
五是,“兵形象水”,“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”。
《虚实篇》就介绍到这里。孙子提到战争中最难的莫过于“军争”,为什么呢?究竟有什么难的呢?下一期《军争篇》中,我会为大家详细介绍。
留下评论